不丹旅遊|不丹景點與行程推薦:12 個不丹最佳旅行體驗。前往喜馬拉雅山麓的幸福國度。

「這會是一趟淨化心靈的旅程」出發前,去過不丹的讀者這樣對我說。
不丹,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小國。若不是某天睡前不小心滑到不丹安縵的廣告,這個國家大概不會那麼快進入我的旅遊排程。而我也未曾料到,那個晚上突然的起心動念,竟成就了近年我最喜歡的旅程之一。
回來後,我一直在想,不丹究竟是什麼觸動了我。我知道我喜歡那裡精緻雄偉的宗堡建築,喜歡跟黑頸鶴一起徒步純淨山谷的早晨,喜歡寬容溫暖的不丹人民,也喜歡當地舒適愉快的旅遊體驗與平靜祥和的氛圍。可是在這些之外,總覺得不丹還有更多的一些什麼。一些必須親自抵達,才能感受到的什麼。
這篇文章整理出了我心中不丹值得一去的 12 個理由,並附上我特別喜歡的不丹景點、體驗與旅行社推薦。如果不丹也曾出現在你的心願清單,又或是你正在找尋一個與眾不同的目的地。我想說:不要猶豫了,不丹值得!
不丹旅行提示 //
不丹目前只開放旅客在帕羅與廷布兩座山谷自由行,造訪其他地點、安排徒步、前往宗堡都需要當地導遊和司機陪同。因此多數人會直接透過台灣或當地旅行社安排與代訂行程。
當時我是請旅行社客製化後在粉絲頁揪團出發。後來旅行社有把它變成常態行程,這邊也提供給你們參考。
– 我的同款不丹戒楚節 9 天行程
– 不丹客製化兩人成行
FOLLOW US /
For Our Latest Travel Stories.

寫在前頭:不丹,一個不那麼適合自由行的國家
自分享了第一篇不丹社群貼文後,最多人問的,就是不丹到底能不能自由行。答案是:能,也不能。根據疫情後的最新規定,旅客可以在廷布和帕羅兩座山谷自由旅行,但只要離開了這個區域,或是要安排徒步、參觀宗堡,都需要當地導遊與司機陪同*1。
作為獨來獨往慣了的旅行者,一開始我也是有些排斥的。然而經過整趟旅行,我不得不承認 —— 嚮導與司機的存在很可能是這趟不丹行之所以美好的重要原因。在這樣一個披著厚重神秘面紗的地方,他們的存在就像線索,為我們掀起了窺探不丹的簾幕。對我而言,他們不只是嚮導、司機與翻譯,同時也是說故事的人,是旅途中的在地朋友。如果不是他們,相信我的不丹行必然會遜色不少。
喜歡自由與彈性的人也不必太擔心,不丹旅行社大多能提供兩人成行的不丹客製化行程,旅途並不會受到太多限制。總而言之呢,除非你只打算停留帕羅與廷布,並且沒有參觀宗堡打算,否則跟旅行社接洽就是必須的,因此對於規劃不丹旅行,我最大的建議就是,找間你覺得可信賴的旅行社,然後,信任他們吧。|▸▸▸ 我參加的不丹戒楚節 9 天行程
註*1 持有印度、馬爾地夫或孟加拉國籍者不受不丹自由行相關規範限制,SDF 費用標準亦和其他國家不同。

延伸閱讀 //
- 想知道如何規劃不丹旅行?請閱讀 不丹旅遊指南,前往不丹前需要知道的事:不丹交通、簽證、旅行天數、建議行程、旅遊城市推薦、旅行季節、購物、住宿與行前準備總整理。(拖稿中)
- 想規劃不丹旅行心中卻有各種問題?歡迎參考我幫旅行社撰寫的 不丹旅遊常見問題 Q&A:前往不丹旅行前該知道的 13 件事。寫給打算第一次前往不丹的旅行者。

前往不丹旅行的 12 個理由 / 12 個不丹最佳旅遊體驗推薦
古老寺院依偎著懸崖與山谷,五彩經幡於風中烈烈飛揚,原始森林的無盡綠意沿著白雪皚皚的山峰與寧靜村莊鋪展綿延 —— 面積僅有 38,394 平方公里的不丹座落於西藏與印度之間,卻是全球最少人探訪的目的地之一。
說起不丹,很多人的印象或許都停留在梁朝偉與劉嘉玲的婚禮、不丹的帥氣國王、又或是那個號稱全球最幸福的國度?然而,這個小小的喜馬拉雅王國遠不止於此。
不丹詩情畫意的風景裡,蘊藏著豐厚的文化遺產、活力多彩的節慶、獨特的社會制度與生活哲學,它是藏匿於喜馬拉雅山下的美好秘密,只對少數願意花費大筆預算來到此地的旅人開放。如果你也正在規劃不丹旅行,以下是我在不丹最喜歡的 12 個旅遊體驗:
在我心中,不丹或許適合這樣的你:
- 討厭大眾化旅遊,喜歡人煙罕至的獨特目的地
- 熱愛原始自然或徒步
- 渴望逃離喧囂,追求獨一無二的文化體驗
- 尋求心靈平靜的旅人
- 文化、歷史建築與手工藝品愛好者
- 偏好舒適愉快的旅遊體驗,對食宿品質有要求
- 討厭爾虞我詐或小心翼翼,期待旅遊可以完全放鬆
- 懶得規劃,想要輕鬆無腦玩
- 口袋有一點預算
01 – 你將抵達,世界上最後一個香格里拉
座落於喜馬拉雅山麓,不丹是全球最神秘且獨特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一直到 1974 年為止,這個國家都不對旅行者開放。或許有些難想像,但不丹的首都至今沒有紅綠燈,人們上班上學仍穿著傳統服飾,信眾們在酥油燈前就像百年前那樣禱告。20 世紀中葉,不丹國王決定以國民幸福總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取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為衡量國家發展的標準。
儘管外在世界快速變化,不丹卻依舊照著自己的步調過生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丹被形容成是「世界最幸福國度」,國內森林覆蓋率達到 72%,為全球唯一負碳排放的國家。



和世界上多數旅遊目的地不同,不丹的旅遊業並不全然繞著旅客的需求展開,為了降低旅遊帶來的危害,不丹旅遊局以「高價值、低影響」為指標推出永續發展費(SDF)制度*2,這筆費用將用於支持不丹發展、保護環境,並提供人們免費醫療與教育。「大眾旅遊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希望選擇來到我們國家的人們,懷著正確的意圖和對我們文化的興趣。」不丹觀光發言人這樣說。雖然這樣的制度讓旅行不丹所費不貲,但對我來說,一切值得。
如果說在這個高度全球化的時代,還有任何地方稱得上世外桃源或香格里拉,在我心裡,那很可能就是不丹的模樣。不丹就像是另一個世界,它為到訪者提供了真實且豐富的精神、自然與文化體驗,這裡鮮少有煩人的商業推銷或針對遊客的騙局,食宿、交通全在品質之上。就算在最旺的旅遊旺季,你都可以安靜的享受山谷的日升月落,完全不必擔心人擠人。
不丹並不富裕,但在這裡旅行,絕對稱得上舒適而愉快。就算不論景點,光是不丹的獨特氛圍,就值得你特地走一趟。
註*2 永續發展費是前往不丹旅行的國際旅客每人每天都必須支付的費用(印度、馬爾地夫、孟加拉人收費標準不同)。為增進疫情後的觀光,目前不丹宣布將永續發展費暫時調降 50%,成人每人每天 100 美元,6~12 歲每人每天 50 美元,6 歲以下免費。此費用不含任何食宿交通與實際開銷。優惠費率暫定實施至 2027 年 8 月底。
02 – 懸崖上的奇蹟:虎穴寺朝聖
說起不丹,大概沒有比虎穴寺(塔克桑寺,Taktsang Goemba)更具代表性的景點了。這座風景如畫的寺院奇蹟似的鑲嵌於 900 公尺絕壁之上,帶來令人屏息的壯觀風景。相傳西元八世紀時,蓮花生大師曾騎著飛虎來到不丹降妖除魔,並在虎穴寺所在位置開鑿洞窟閉關冥思三個月,成為佛教傳入不丹的起點。


1692 年,虎穴寺落成,成為不丹最神聖的宗教場所之一。時至今日,徒步依舊是前往虎穴寺的唯一方式,你必須用數小時穿越鬱鬱蔥蔥的松林與步道,才能抵達懸崖上的寺院。好消息是步道並不難走,沿途還有峽谷與寺院景色一路相伴。
如今的虎穴寺是 1998 年大火後重修,但這並不妨礙它的莊嚴雄偉與神聖。在曾任僧侶的嚮導帶領下,我們一同在大殿進行了冥想,並在回程途中安放下祈福的擦擦。我不算是個有信仰的人,然而那個午後,我確實感覺到了某種心靈的安穩與平靜。不管平日是否有徒步習慣,虎穴寺都值得走一趟。


虎穴寺徒步建議 //
- 虎穴寺位於帕羅郊外,海拔 3120 公尺。前往虎穴寺的徒步路線單程 4.3 公里,走完全程約需 6-8 小時。路線以半山腰咖啡廳為界分成兩段(1)山腳至咖啡廳:可以選擇騎馬或徒步,單程約 1 小時;(2)咖啡廳到虎穴寺:只能步行,單程約 2 小時。
- 考慮到虎穴寺海拔較高,建議安排於旅程後段適應高度後再前往,降低產生高原反應的機會。可以的話,越早出發越好,這樣可以避開正午的陽光和午後朝聖的當地人潮。
- 前往虎穴寺的路線規劃完善,步道平整好走,只有抵達寺院前的「V」字型台階稍微累一些,體力正常的人只要慢慢走應該都能抵達。至於登山杖和登山鞋可視個人需要準備,我是覺得只要是好走的鞋就可以。
- 虎穴寺不允許攜帶相機、手機、背包⋯⋯等物品進入,寺院大門旁有地方可以免費寄物。
- 虎穴寺半山腰的咖啡廳有供應冷熱飲品與自助餐,多數行程會安排直接在那裡享用午餐。
03 – 色彩紛呈的在地節慶
如果時間許可,很推薦抓準日期,參加至少一場在地節慶。不丹人對信仰的虔誠與熱情很大程度的體現在一年到頭的各種節慶裡,這些節慶融合了傳統音樂、精彩舞蹈與繽紛服裝,成為一場無與倫比的感官盛宴。而在眾多節慶中,最盛大且重要的莫過於戒楚節(Tshechu,或稱策秋節)。


不丹戒楚節 //
戒楚節的歷史可追溯至 16 世紀,是為紀念蓮花生大師將佛教傳入不丹而舉辦。節慶期間,身著鮮艷長袍、面帶華麗面具的僧人於廣場上跳著查姆舞(Cham Dance),以各種姿態演繹蓮花生大師降妖除魔的傳說;穿著傳統服飾的男女載歌載舞,展示不丹的文化傳統;佩戴長鼻子面具的小丑(Atsara)則演起喜劇,以木質陽具敲打觀眾頭部賜福。最後一天清晨,數層樓高的唐卡被高高掛起,儀式在「曬大佛」(Thongdrel)後畫下句點。
傳統上戒楚節將在各地宗堡內舉辦,每個地區舉辦的日子都不同,通常是在藏曆初十前後(Tshechu 在不丹宗卡語中就是意指「第十天」),其中 2 月的普納卡戒楚節、3-4 月的廷布戒楚節、9 月的帕羅戒楚節是最隆重也最受歡迎的三個。|查看戒處節與不丹節慶日曆
參加戒楚節絕對是不丹行的亮點。那日我們特地換上傳統服飾,與盛裝打扮、攜家帶眷前來的當地人一起投入盛宴,充滿異國風情的儀式有夠讓人著迷。不丹人相信,欣賞神舞演出將能累積福報、消災解厄。
不丹人並不介意你在戒楚節上拍照,只要注意基本禮儀就好。倒是戒楚節期間將有機會見到國王或皇室家族成員,對他們拍照是禁止的。

其他不丹特色節慶 //
皇家高地節 Royal Highland Festival|每年 10 月於偏遠的高山村落拉雅(Laya)舉辦,結合徒步、跑步、賽馬、音樂與氂牛選美大賽,展示著不丹原住民的傳統文化。
Jambay Lhakhang Drup|每年 10 月在布姆唐(Bumthang)地區的簡培寺(Jambay Lhakhang)舉辦。最著名的活動是第一天午夜的「赤身火舞」 —— 僧侶們將環繞著篝火,裸身擊鼓與舞蹈。

04 – 雄偉精緻的宗堡建築
放眼不丹翠綠的山谷,最引人注目的建築莫過於雄偉的宗堡(Dzong)。這些紅頂白牆的獨特建築是不丹 20 個行政區的區域宗教與行政中心,由公務人員與僧侶共管。
就如同許多歐洲城堡,不丹的宗堡同樣是帶著濃厚防禦性質的堡壘,它們大多座落於高聳丘陵上,僅靠一座橋樑與外界連接,內部擁有通往水源的暗道與防禦設施,易守而難攻。當地人自豪的說,不丹人在建造宗堡時從不準備設計圖紙,建築師只是根據基本建築規則與內心的畫面,順著所在環境因地制宜。除了近代部分宗堡將木瓦屋頂換成鐵皮屋頂外,不丹所有宗堡建築都是用石塊、夯土和木料堆砌而成,建築過程完全不使用任何鋼筋或釘子。


或許也因為主要仰賴人工吧,不丹的宗堡總帶著濃濃的手工氣息。它們的窗櫺與門戶並不總是呈現直角,精緻的雕刻與彩繪也並不總是完全對稱。我真的是很喜歡不丹這種自在的模樣。
出發不丹前,看著網路上一張又一張的宗堡與寺廟,我曾一度擔心自己過幾天就會審美疲勞。後來證明,我完全多想了,不丹宗堡乍看形制類似,但每座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再配上導遊的生動故事,我只有逛到不想走而已。
不丹宗堡推薦 //
扎西曲宗 Tashichho Dzong|首都廷布的宗堡,自 17 世紀以來就是國王辦公室所在地。擁有氣勢恢宏的建築與寧靜的花園。扎西曲宗平日只在政府下班後的 17:00~18:00 開放,週末全天開放。

帕羅宗 Paro Dzong|又稱日蓬堡(Rinpung Dzong,意為「珠寶堆上的堡壘」),建於 1646 年的帕羅宗位於楚河畔 (Chhu River) ,擁有能夠眺望帕羅河谷的絕佳視野,是電影《小活佛》取景地,也是梁朝偉和劉嘉玲拍攝婚紗的場地。聽說帕羅宗過去曾多次發揮功能,保護帕羅河谷免於西藏入侵。
由於日蓬堡地勢較低,當初興建者在宗堡上方丘陵上另外建了一座圓形瞭望塔,這座瞭望塔目前已改建為不丹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Bhutan),裡頭展示著唐卡、佛雕、古兵器、郵票等來自不丹各地的歷史與宗教文物。


普納卡宗 Punakha Dzong|矗立於父親河/波楚河(Pho Chhu)和母親河/莫楚河(Mo Chhu)交匯處,建於 1637 年的普納卡宗是不丹第二古老的宗堡,也是不丹近代史上極為重要的場所。1907 年,不丹第一任國王在普納卡完成加冕。雖然後來政治中心隨著 1955 年遷都而移至廷布,但現任不丹國王正式登基前也曾先到普納卡進行皇家加冕,他與皇后的世紀大婚也是在普納卡宗舉辦。另外由於普納卡海拔僅有 1300 公尺,全年氣候溫暖宜人,這邊現在也是皇家官方僧侶團與法王的冬宮。
很多人都說,普納卡宗是「不丹最美宗堡」,它匯聚了不丹精湛建築工藝之大成,繁複的木雕和色彩繽紛的壁畫細膩而優雅,特別是每年春天淡紫色的藍花楹樹盛開,那是普納卡宗最美的時刻。看完宗堡,還可以散步去不遠處的普那卡吊橋走一趟,它是不丹最長鐵索吊橋(160 公尺長),橫跨河谷的橋上經幡紛飛,畫面也很美。


通薩宗 Trongsa Dzong|座落於不丹中部芒德曲河畔(Mangde Chhu River)的通薩宗是不丹皇室的祖居之地,也是不丹最大的宗堡。和修繕完善的不丹西部不同,通薩宗堡仍殘留著濃濃的歷史痕跡,沿著山勢錯落的斑駁建築層層疊疊,由古老窗口向外望,便是整片鬱鬱蔥蔥的山谷。漫步其中,可以看見在裡頭生活與學習的僧侶往來奔走,為宗堡添入一絲生活氣息。我個人在不丹最愛的宗堡。


賈卡爾宗 Jakar Dzong|布姆唐宗的宗堡。據說當年選址時曾有白鳥盤旋其上,因此又名白鳥宗。相對於上述宗堡,賈卡爾的裝飾與雕刻顯得較為樸實,但這裡的地牢與當年取水的水井保存的相當完好並開放參觀,可以更好的瞭解宗堡的結構與防禦工事。

05 – 純淨遼闊的自然:人煙罕至的徒步路徑
根基於佛教傳統中對自然的尊重與敬畏,不丹對環境相當保護,他們的法律規定全國至少得有 60% 以上面積為森林覆蓋(現在的實際數字是 72%),即便到了 21 世紀的現在,不丹依舊有著許多道路無法抵達的高山與深谷,徒步也一直都是不丹人習慣不過的日常。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我很景仰的 Lonely Planet 前輩曾跟我說,說不丹有著他最喜歡的一些徒步路線,是他心中喜馬拉雅山系健行最好的地點之一。和廣泛開發的鄰居尼泊爾不同,不丹仍留存著許多人煙罕至、未受破壞的徒步路徑,裡頭從穿越原始森林的溫和徒步,一直到為期 25 天的高難度路線都有。
神靈的家 // 不丹認為高聳雪山是神靈的家,當地法律禁止攀登 6,000 公尺以上山峰。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未攀登山峰 Gangkhar Puensum (7,570m)就位在不丹。



不丹徒步路線推薦:單日行程 //
多楚拉山口 Dochu La Pass|海拔 3,100 公尺,位於廷布通往普納卡的必經道路上,山口有著 108 座為了紀念 2003 年與印度阿薩姆叛亂分子交戰身亡的不丹士兵而建造的佛塔,好天氣的日子能夠欣賞到連綿的喜馬拉雅群峰與廣闊山谷。嚴格說來並不真的算徒步景點,從下車處步行 5 分鐘就能登上小丘。

富畢卡山谷 Phobjikha Valley|冰川侵蝕形成的碗狀峽谷,廣闊的山谷綠地間農舍錯落有致,是不丹最美的單日健行路線之一。因為山頂著名的崗提寺(Gangtey Monastery),許多人也稱它為「崗提山谷」。
富畢卡山谷有許多難度不同的路線,我們是安排由山腳旅館一路走至山頂的崗提寺附近,全程約 7 公里、2.5 小時,途中會穿行草原、森林與村莊。除了抵達崗提寺前有段小陡坡外,幾乎全是緩坡,是條輕鬆又舒服的徒步路線。
每年 11-3 月,來自西藏的黑頸鶴(Black Necked Crane)會前來富畢卡過冬。當地人盛傳黑頸鶴在抵達與離開高原草甸時,都會先繞著崗提寺轉上三圈,因此牠們也被視為幸福之鳥。不丹人相信黑頸鶴是幸運的象徵,會帶來和平與繁榮。
在不丹,我收穫了很多喜歡的片刻。但若只能選一個最浪漫的,我想應該還是跟黑頸鶴一起徒步山谷的那個早晨吧。


卡姆沙耶裡納耶紀念塔 Khamsum Yulley Namgyal Chorten|由王太后 Ashi Dorji Wangmo Wangchuck 於 2004 年建造,融合不丹與藏區風格的佛塔居高臨下,塔頂觀景臺能夠俯望莫楚河與山谷稻田交織成的田園美景。佛塔距離普納卡市區約 30 分鐘車程,由山腳徒步至佛塔單程約 1 小時,途中會經過層層疊疊的梯田與森林。

哈山谷 Haa Valley|擁有不丹傳統村落的美麗山谷,周邊散布著傳統建築、梯田與茂密森林。山谷距離帕羅約三小時車程。每年夏季,哈山谷都會舉辦哈夏季節 (Haa Summer Festival),節慶包含了射箭和投矛表演。

不丹徒步路線推薦:多日行程 //
Druk Path Trek〔4-6 天〕:由帕羅通往廷布,歷史悠久的徒步路線,也是難度相對適合初學者的多日徒步。行程將穿越杜鵑花林、原始山谷和古老的寺院,並能欣賞到世界上最高的未攀登山峰 Gangkhar Puensum 的壯麗景色。
Jhomolhari Trek〔8-10 天〕:不丹最受歡迎的喜馬拉雅山長途徒步路線,沿途將穿過高山草甸、冰川湖與寧靜村莊,最終抵達位於廢墟宗堡底部的露營地,珠穆拉里峰 (Mt Jomolhari,7,314 公尺) 的美景是路線上的最大亮點。
Laya–Gasa Trek〔12-14 天〕:穿越不丹偏遠高地的旅程,有機會見到拉亞族的傳統文化與不丹國獸羚牛。
Snowman Trek〔24-28 天〕:曾入選國家地埋雜誌全球 20 條最佳徒步路線,號稱世界上最艱難的徒步路線之一。這條小徑將帶你穿越 11 個海拔超過 5,000 公尺的啞口。旅途中將有機會遇見野生的岩羊、犛牛或獅鷲。

不丹徒步注意事項 //
- 不丹規定所有徒步行程都需要有嚮導帶領,並由合法旅行社規劃預訂。不丹的多日路線經常需要穿越無人區與未開發的營區,食宿以簡易帳篷和野炊為主。
- 不丹徒步小徑環境原始,長天數的路線對體能要求較高,不推薦新手輕易嘗試。
- 不丹徒步的最佳季節落在 10-11 月、3-5 月,這時天氣相對穩定。6-9 月降雨多,可能遇上山體溼滑的問題。
- 其他不丹戶外活動:除了徒步旅行,不丹波光粼粼的河流與茂密森林也為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了不同的可能,其中最受歡迎的活動包括普納卡莫喬河泛舟或皮划艇,以及廷布、帕羅或普納卡山谷的山地自行車。
06 – 感受信仰的寧靜力量:虔誠藏傳佛教信仰與神秘傳說故事
色彩繽紛的經幡迎風飛揚,轉經筒的吱嘎聲不絕於耳。作為虔誠的佛教王國,歷史悠久的藏傳佛教信仰是不丹根深柢固的一部分。在這片神奇土地上,傳說與歷史的界線顯得模糊,幾乎每處角落都能找到一些關於神魔鬥法、神蹟顯靈的故事。這裡的寺院並非針對觀光客營運的景點,而是當地人真實不過的信仰中心,幾乎在每座寺廟裡,你都能遇見虔誠禮佛或轉經的信眾。即便是沒有信仰的人,在不丹也能輕易地感覺到信仰的重量。
不丹寺院與佛塔推薦 //
廷布大佛 Buddha Dordenma Statue|端坐於丘陵上的大佛是廷布地標景點,祂是 2015 年為紀念第四任國王 Jigme Singye Wangchuck 誕辰 60 週年而建,據說造價超過一億美元。這座 51.5 公尺高的巨型釋迦牟尼佛雕像俯瞰著廷布河谷,散發寧靜氣息,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坐佛像(最大的在香港),佛像內的寺院收藏有超過 10 萬尊鍍金青銅小佛像。

國家紀念佛塔 National Memorial Chorten|廷布市中心最神聖的地點之一,佛塔是 1974 年由現任國王的父親下令建造,有著祈求世界和平的寓意。佛塔本身並不特別好看,但我卻非常喜歡這裡的生活感。只要閒暇無事,廷布的居民就會來此轉佛塔、嗑長頭。在國家紀念佛塔,很容易能感覺佛教信仰真的是深深的刻在了不丹人的血液裡。


祈楚寺 Kyichu Lhakhang|相傳西元 659 年,藏王松贊干布為鎮壓妖女,下令於同一天內建造 108 所寺院,帕羅的祈楚寺就是其中一座。它是不丹境內最古老也最神聖的寺院之一,古老內殿供奉著和大昭寺齊名的等身釋迦牟尼佛像,氣氛莊嚴而祥和。當年梁朝偉與劉嘉玲就是在此舉辦婚宴,目前不丹王室的重要儀典也幾乎都會在祈楚寺舉辦。人們說,祈楚寺庭院有著一顆四季都會結果的神奇橘子樹,若是能恰巧被落下的橘子打中,就能擁有用不完的好運氣。

奇米拉康 Chimi Lhakhang|或許是不丹最特別的寺院。小巧的奇米拉康供奉著不丹「癲聖」竹巴袞列(Lama Drukpa Kunley),相傳這位聖人愛好美女與美酒,曾用生殖器射出的火焰降伏魔女,而他的陽具(aka 智慧之霹靂)也被不丹人視為能夠抵禦邪惡、趨吉避凶的神聖法器。如今在不丹旅行,你很容易就能在建築物外牆、屋檐四角、入門處或各個地方找到千姿百態的陽具裝飾或塗鴉,這樣虔誠的陽具崇拜已在不丹流傳數百年。
不丹人相信,奇米拉康是竹巴袞列於 1499 年降伏魔女後建造,被田園綠意環繞的小巧寺院被不丹人視為求子聖地。據說女子只要背著寺院內巨大的木製陽具繞著寺廟走上三圈,就能成功懷孕。寺院內有著一本專門的相冊,收藏著成功懷孕家庭寄來的嬰兒照片。就像台灣擲筊一樣,在奇米拉康許完願也能擲骰子問事,聽說擲出不同數字就代表不同意涵(寺院喇嘛可以幫忙解釋)。


布姆唐 Bumthang |由四座峽谷組成的布姆唐是不丹文化的中心地帶,閃閃發光的金頂佛塔、歷史悠久的佛寺和古老廟宇散佈在古老的山谷間。這裡的幾乎每一座廟宇,都有關於聖人或伏藏師(Terton)的傳奇故事。
而在布姆唐的諸多寺院中,最受歡迎的是卓霍山谷的三處古老寺院 —— 簡培寺(Jambay Lhakhang)是不丹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與祈楚寺同屬鎮壓妖女的 108 寺之一。這裏寧靜的內殿前有三級台階,分別象徵著過去、現世與未來,聽說當台階磨損至象徵未來的那一些,神佛就會返回人間。
古杰拉康(Kurjey Lhakhang)又名蓮身身印寺,寺院以蓮花生大師與惡魔化身的雪獅搏鬥後留下的身體印記聞名。在不丹人心裡,這座寺院的神聖並不亞於虎穴寺。
塔姆辛寺(Tamshing Lhakhang)則是由蓮花生大師唯一的弟子與伏藏師白馬琳巴 (Pema Lingpa) 於 1501 年建造,是當地少數的寧瑪派寺院,相傳院內所有塑像都出自空行母(Khandroma)之手,壁畫則是白馬琳巴親自繪製。如今塔姆辛寺仍珍藏有白馬琳巴打造的鍊甲,人們相信只要身披 25 公斤的鍊甲繞行寺院轉經道三圈,即可洗淨一生的業障與罪孽。
除了三座神聖寺院,古老的火焰湖(Mebar Tsho),以及瑞士人開設的紅熊貓啤酒廠(Red Panda Brewery),也都是來到布姆唐錯過可惜的體驗。



不丹寺院參觀提示 //
- 無論是轉佛塔、轉寺院、轉經輪,都請按順時針方向進行。
- 不丹寺廟內部全都禁止拍照。基本原則就是:看得到天空的地方可以拍,看不到天空的地方不能拍。
- 寺廟對不丹人有神聖意義,參觀時必須衣著整齊,避免任何不當裸露。
- 進入所有寺院都需要脫鞋,建議帶一雙好穿脫的鞋方便參觀。
07 – 產地到餐桌:簡單美味的不丹美食 / 到當地人家用一餐
受海拔、氣候、宗教與環境影響,不丹菜餚是當地無農藥蔬果與辛香料的完美結合。在不丹,你會吃到的蔬果幾乎都是產自當地,由喜馬拉雅山融雪澆灌生長的有機作物,味道乾淨而純粹,包括菠菜、南瓜、番茄、洋蔥、馬鈴薯都是常見菜色。我和旅伴總半開玩笑的說,現在最流行的「產地到餐桌」與「原型食物」,在不丹不過就是餐桌上的日常風景。
而如果你能吃辣,在不丹必定如魚得水。傳統上不丹人以辣椒為主菜,一到兩道菜配上一碗紅米飯,裝進木碗用手抓著吃,簡簡單單就是一餐。在不丹該做的第七件事,我會說是找一戶不丹當地人家用餐,勇敢嘗試起司辣椒(Ema Datshi)、雞蛋米酒(Ara)等不丹特色菜,展開一場舌尖上的冒險。不丹菜,真的很有趣!


不丹飲食建議 //
- 不丹食物大致上還算合台灣人胃口,只是當地口味大多偏鹹偏辣,用餐時可以請嚮導交代餐廳少鹽少辣。
- 受宗教因素影響,不丹當地人不殺生,肉類幾乎都是從印度進口。或許是因為平時肉吃得少吧,在不丹可以順利吃到肉沒問題,但他們的肉常常有烹煮過度的問題。整趟走下來,我覺得不丹的素食菜餚煮的比肉類好很多,建議到了不丹就以蔬菜為主吧!
- 不丹料理以燉煮、清炒為主,炸物較少見。是個很能吃到食物原味、很健康的地方。
不丹特色菜餚推薦 //
起司辣椒 Ema Datshi|號稱「不丹國菜」,以起司燉煮的辣椒有著濃郁奶香,雖然辣度驚人卻超級美味,是個會讓人越吃越上癮的食物。不丹當地家庭幾乎每餐都會食用起司辣椒,而且常常是一道 Ema Datshi 配著一碗飯就是一餐。如果辣椒對你而言太過刺激,也可以試試 Kewa Datshi,它以馬鈴薯取代辣椒,味道溫和一些。
藏式餃子 Momo|不丹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內餡有肉的也有蔬菜的,通常沾著辣醬一起吃。
紅米飯 Gondomaru|不丹主食,吃起來有點糙米的感覺,帶著淡淡的堅果味,聽說營養價值極高。
紅辣椒與蔬菜燉肉 Phaksha Paa / Shakam Paa|通常使用醃製風乾的肉品製作。前者為豬肉,後者為牛肉。
不丹辣味燉雞 Jasha Maru|雞肉加入蕃茄、辣椒與各種辛香料慢燉而成。

不丹辣醬 Ezay|被我們的嚮導戲稱為「不丹老乾媽」,混合多種辛香料的辣醬,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獨門口味。
風乾氂牛起司 Chogo|風乾後的乾硬犛牛乳酪塊,口感扎實耐咀嚼,不丹人大多作為零食享用。另外檳榔(Doma)在不丹文化中也很受歡迎,他們通常會在開車時或飯後食用。
小麥或蕎麥煎餅 Kule / Kepthang |口感鬆軟的煎餅。其中蕎麥煎餅 Kepthang 是布姆唐地區特色菜,可以搭配當地產的天然蜂蜜與天然果醬一起食用。
酥油茶 Suja|不丹熱門飲品,由紅茶、氂牛奶、奶油和少許喜馬拉雅鹽製成,當地人常會加入麥片、小米等配料一起喝。
不丹米酒 Ara|由大米、小麥或大麥製成的蒸餾酒,有時會加入酥油與雞蛋加熱喝。溫暖的味道非常療癒。
其他飲品|除了自釀米酒,不丹超市與雜貨店還能買到當地產的紅酒、威士忌、啤酒等各種酒類,其中紅色和藍色瓶身的 Druk 啤酒是當地人的最愛,而我則是喜歡當地小酒廠產的紅米啤酒、青稞啤酒和紅米青稞啤酒。另外布姆唐地區的蘋果汁和蘋果酒也很有名。


特別推薦:到當地人家用餐 //
不丹有很多很不錯的餐廳,然而我最喜歡的用餐體驗,全發生在當地人家。隨著旅遊開放,不丹現在有許多農家兼營著民宿與用餐生意,你可以親自走入當地家庭的客廳,品嚐道地的家常飯菜,和屋裡的家庭成員聊聊天,擼擼貓與狗,用和不丹人一樣的方式享用一餐。
我們在不丹共安排了三次農家用餐體驗 —— 在布姆唐,我們遇上了一窩可愛的新生小貓,擼貓擼到差點忘了吃飯;於普納卡,我們和家中的兒子玩在一塊,餐後和主人與鄰居手拉手一起跳舞;最後是帕羅百年農家的篝火晚會,戶外繁星滿天,被農家自釀小米酒灌的微醺的我們聊起旅程心得聊到感動的哭成一團(連嚮導都哭了到底是怎樣 XDDD)⋯⋯不丹農家體驗實在給了我太多太多難忘又快樂的回憶,真心推薦大家有去不丹的話,務必把前往當地人家用餐加入你的行程!

08 – 豐富多彩的傳統生活:不丹在地文化體驗
17 世紀,不丹國父夏宗法王為了強化不丹人民認同,設計了一套截然有別於西藏的文化與禮俗傳統。在政府有意的維護下,這些傳統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直到現在仍鮮活的在不丹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不丹人也不吝於和旅人分享一切。
不丹傳統文化體驗推薦 //
射箭|自七世紀以來,射箭在不丹就非常盛行。1971 年,射箭被規定為國家運動,不丹幾乎每座城市與村莊都有自己的靶場與射箭隊,當地比賽箭靶距離甚至超過奧運的兩倍遠!對不丹人來說,射箭不只是競技,也是重要的社交場合,比賽過程中啦啦隊會相互起哄,試圖鼓舞夥伴或分散對手的注意力,並經常穿插舞蹈、音樂或美酒。
如今廷布的不丹印象博物館(Simply Bhutan Museum)、農家民宿、五星飯店都提供射箭體驗,你可以當地人來場競賽,挑戰看看能否射中靶心。如果想感受正統不丹射箭比賽氛圍,廷布的 Changlimithang 射箭場週末常有活動。

熱石浴|熱石浴是來自不丹農家的傳統,當地人會在長方形木盆內放入艾草等草藥,並利用燒得滾燙的河石加熱水源,他們相信石頭釋放出來的礦物質有助於緩解疲勞。為了避免燙傷,石頭與浸泡的浴池間設有木頭隔板,浸泡的一側在室內,加熱石頭的空間則位於室外。想要加熱水源時,只需要對外大喊「更多石頭!」工作人員就會將石頭放入。
不丹大部分的旅館都有簡易水療中心能提供熱石浴,但更正宗的體驗場地是各地的家庭農舍。覺得沒有什麼比徒步後的熱石浴更讓人感覺幸福的了。

穿著傳統服飾|不丹可能是世界上傳統服飾最盛行與普及的地區之一,1989 年,不丹政府頒布著裝條例(Driglam Namzha)規定人民在上班上學、參觀官方或宗教場所時都必須穿著傳統服飾。其中男性的傳統稱為「幗」(Gho),是一件用腰帶繫住的長袍,通常搭配長襪或及膝襪;女性的傳統服飾稱為「旗拉」(Kira),包含上衣與長至腳踝的窄長裙。
在出入宗堡或寺廟、參與節慶活動時,不論男女都需要在左肩披上一條披巾。男生的稱為 Kabney,穿著時需拉出三條代表「王室、國家、人民」的鬚鬚;女生的稱為 Rachu,有各種花色與圖案。
不丹人以他們的傳統服飾自豪,也很歡迎遊客體驗這一切。通常不丹旅行社都會提供免費的傳統服飾出借,又或者,你也可以到廷布的街上買一套。


參觀傳統市場與市集|想感受某個國家日常的那一面,市集與市場永遠是很棒的去處。作為傳統市場的狂熱愛好者,我們特地請嚮導帶我們前去參觀不丹的市場與雜貨鋪。在市場裡,你可以找到新鮮的水果、專屬不丹的特產、特殊的香料與乾辣椒、以繩子串起的氂牛乾酪和各種獨特傳統美食,就算不購物,逛上一輪也有大開眼界之感。
如果是為購物而來,不丹的啞口旁常有牧民小本經營的攤販,在此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小氂牛毛圍巾與各種織物。

09 – 最獨特的不丹紀念品:製作個人專屬郵票
不丹郵票舉世聞名,從以前到現在,它們曾推出金箔郵票、唱片郵票、絲綢郵票⋯⋯等多種特色郵票,受到世界集郵愛好者的擁戴。如今廷布的不丹國家郵政總局甚至推出客製化郵票服務,你可以選擇喜歡的照片,印製成專屬的個人郵票!除了不丹,你應該很難在其他地方找到這樣的專屬郵票訂製服務了。
其他不丹紀念品推薦 //
除了個人專屬郵票,不丹也以各種手工藝品與佛教用品聞名。值得一買的東西包括小氂牛毛圍巾、手工紡織品、木雕、神舞面具、藏香、唐卡、不丹手工紙、木碗⋯⋯等。另外當地產的天然蜂蜜、咖啡豆,或是當地釀造的不丹威士忌、紅米或青稞啤酒等也都是很受歡迎的伴手禮。


不丹購物提示 //
- 客製化郵票圖案限人物或風景,自己或他人都可以,貓狗與動物不受理。製作一組郵票 Nu500,包含 12 張不同面額的郵票,印製約需 5 分鐘。
- 除了客製化郵票,不丹郵政總局還販售多種不同主題的郵票,圖案從宗教用品、不丹建築、特色動物、年份郵票⋯⋯通通有(共有四大本手冊!)從這麼多國家寄過明信片,我還是第一次遇到有這麼多郵票圖案可以挑的地方啊。
- 雖然郵票選擇眾多,但不丹郵局明信片款式偏少,推薦可以在外面紀念品店買好明信片再去郵局買郵票。
- 帕羅機場離境管制區設有郵局與郵筒,來不及於市區寄出的明信片可以帶到機場再寄。
- 不丹對於古董出口有嚴格限制,最好避免購買古董工藝品。買賣天珠和古老佛像在不丹是不合法的。
10 – 入住世界上最好的一些酒店
不丹一直到 2023 年 12 月才從世界最低度開發國家除名,然而在這個小小的國家裡,卻有著世界上最好的一些酒店。其中不丹安縵 Amankora 和不丹六善 Six Senses Bhutan 幾乎稱的上是全球旅宿業的傳奇,它們旗下的數間酒店分佈於帕羅、廷布、普納卡、崗提和布姆塘的山谷間,提供與自然環境、傳統文化完美融合的豪華旅宿體驗。另外像是 Pemako、&Beyond、Uma 也都在當地設有奢華酒店。
這次前往不丹,我是選擇入住帕羅的芝華林酒店 Zhiwa Ling Heritage。它是不丹全國唯一沒有外資介入,從興建、出資到管理全由不丹當地人負責的酒店,傳統風格打造的建築裡滿是細緻的手工雕刻,就連不丹國王都經常下榻。飯店的三樓還有一間自己的寺院,寺院柱子來自歷史悠久的崗提寺,有著超過 450 年歷史。芝華林在不丹語中意為「安詳平和之地」,而酒店也確實予人這樣的感受。




抵達不丹前,我原本預期會經歷一些較為刻苦的旅行狀態的,但不丹確實超乎預期。這裡不僅道路平整,就連旅館、餐廳、民宿也都提供水準之上的環境與服務*3,就算不是要價高昂的奢華酒店,不丹旅館的平均品質也很好。在意食宿品質的人完全可以安心前來不丹旅行,這裡雖不富裕,但也絕對不落後。
註*3 不丹致力於提供旅客簡單卻不落後的舒適旅遊體驗,就算不是五星酒店或奢華酒店,其他住宿的環境也維持的很好。然而受到硬體與環境限制,山區或偏遠地區的小旅館還是偶有熱水不足、跳電等問題,最好有些心理準備(帕羅、廷布、普納卡等大城則不用太擔心)。
11 – 找尋不丹的幸福秘密:尋回快樂與單純
不丹在很長的時間裡都以「世界最幸福國家」聞名,來到不丹旅行,你很容易會想要問自己:「究竟什麼是幸福?」出發前,我閱讀了許多關於不丹人究竟幸不幸福的文章。報導不約而同地提到,因為疫情導致的旅遊收入停滯,不丹正經歷一段艱難的日子,年輕人失業率高達 29%。僅有 70 多萬人口的不丹,在過去幾年間卻有上萬年輕高學歷人才出走澳洲。
然而抵達不丹之後,我們卻也遇見許多相反的例子。例如山區牧民攤販裡,帶著孩子英語流利的少女,他說他曾前往馬來西亞求學;例如旅行社為我們安排的普納卡戒楚節攝影師,他則是曾待過美國。
好奇地詢問了返回不丹的原因,獲得的答案是:「歸屬感」。在不丹,人們對國家、對王室家族的喜愛與認同,虔誠的近乎信仰。旅行過程中,我和旅伴也曾不止一次的討論,這樣的幸福究竟是不是只能是宗教政治控制下愚民政策的產物。對於這件事,我到現在還是沒有答案。但或許,這也並不那麼重要吧。只要人民覺得自己過得好,那就好了。
無論緣由是什麼,在不丹,知足似乎變成很容易的事。


覺得不丹的幸福感,來自他們的生活與信念。穿越不丹的旅途中,平靜祥和無所不在,當你徒步走過無人的曠野與松林,望見飛鳥自由的略過天空;當你走近煨著桑的廟宇,與當地人共同轉動經輪;當你於白日點起酥油燈為自己與眾生許下心願,又或是在寒冷的夜裡,不小心抬頭望見滿天星斗,內心真的很難不揚起某種莫名的愉悅和滿足。
我相信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而不丹提供了一個嶄新機會,讓人有餘裕去思考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也讓人重新關注起生活中的快樂與單純。我一直很不想用靈性或精神的角度寫不丹,畢竟它真的不止於此。然而無可否認的,不丹人簡單純粹的生活、這個國家緩慢而溫和的步調,確實很容易就能驅散浮躁與煎熬,幫人們找回生活的簡單快樂。
12 – 真正的賓至如歸:真誠友善的不丹人
最後的最後,與熱情友善的當地人交流,絕對也是來到不丹不做可惜的一件事。
「我們發願時總是先想眾生,再想個人。」我們的嚮導這樣說。受信仰影響,不丹人總是以善意對待眾生,他們單純而善良,臉上經常掛著靦腆的笑,包容與慷慨似乎融在了不丹人的基因裡。在不丹,你很容易就會受到無微不至的照片,從長途車上的小零食、適時遞上的喉糖、寒冷山谷的暖水袋、再到熬夜為團員修理的鞋,旅途中我們遇見過太多暖心的時刻。
旅行者在不丹更像客人,而不只是消費者。當你提出任何需求,不丹人總是竭盡所能的去滿足,認真的程度,就像那不只是服務,是真心希望你過得好。覺得這樣的善意與溫暖,是任何風景都無法取代的美好。如果你也想找回人與人之間的單純善意,真心大推前來不丹旅行。



為什麼該去不丹旅遊?
每個人都有自己前往不丹旅行的理由,或許就像導遊尼瑪說的:「不丹不是個很多人來的地方,你們在這裡,是你們與不丹的緣分,也是我們的緣分。」走過整趟旅程,我也確實相信每個來到不丹的人,都會收穫屬於自己的命中注定。
作為寫指南的人,不丹於我而言實在不是個很容易推薦的目的地。雖然洋洋灑灑列了 12 項我喜歡不丹的原因,但對我來說,不丹的美好其實更多的體現在一些幽微的感受,以及一些難以言說的氛圍之上。
之前寫 緬甸指南 時,我曾說過緬甸要去要趁早。不丹大概也是一樣的。當龐大的資訊透過網路湧向不丹,當旅遊收入銳減的困境縈繞這座雪山下的國度,這幅世外桃源的模樣還能維持多久,我不知道。而我是真的很慶幸,我有機會見到現在的不丹。謝謝那晚的起心動念,讓我收穫了這趟一生至少一次的旅途。

不丹行程
– 我的同款不丹戒楚節 9 天行程
– 不丹客製化兩人成行
不丹旅行社推薦 //
雖然國家被神秘色彩籠罩,但規劃不丹旅行其實意外簡單!受自由行規範影響,旅客要獨立完成一趟不丹旅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或是行程內容會很受限)因此前往不丹旅行,唯一要做的就是找間可靠的旅行社,讓它們幫你把簽證、機票、交通、行程、旅館、門票⋯⋯全部搞定。
我這次是委託台灣旅行社輕裝上陣協助安排,9 天戒楚節行程包含三段徒步、在地農家體驗、芝華林酒店等內容,並特別加入較少人前往的布姆唐與崗提。配合的中文導遊與司機品質也很好。不管是行程規劃、服務、車況都很讓人喜歡,這邊也推薦給你們!

支持與贊助 Support Us
覺得文章有幫助嗎?歡迎透過以下連結訂房 / 買票券,在不影響價格前提下讓我們獲取小小分潤。或可選擇小額贊助,請我們喝杯珍奶。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 💖 感謝你們。對文章有問題,或想掌握最新文章更新?歡迎加入我們的 匿名 Line 社群〔密碼:travelm〕。
- 請我一杯珍奶(線上小額贊助)
- 住宿:Booking.com、Agoda
- 行程票券:Klook、KKday、Go City
- 海外租車:Rental Cars
/// 讀者專屬旅遊折扣